他从省级医院病房转来,成功脱离呼吸机,28天后从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走着出院了
作者: user
阅读量:9646
时间:2022-03-09

2021年11月26日,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12月2日,从省级医院ICU转院而来的老许成为新安重症康复病房健康走出去的第一位患者。

 640.jpg

老许,是新安2021年11月26日重症康复病房成立以来第一位走出去的患者。他出院的那天,重症医学科主任鲍小强拍着他的手对他说的:“老爷子你放心,你一定活得像你掌心的生命线这么长。”

 

老许是去年2021年11月4日从省级医院ICU转院到新安ICU病房的,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浙二ICU呆了11天。转院病历上显示老许十年前曾是一位肺癌患者,手术预后良好。十年的“风平浪静”让老许及他的老伴对生活无比感恩。但生活总有让人崩溃的时候,10月23日,老许突然没由来地反复咳血,血块堵住了气管而引发了呼吸困难,平静的生活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碎了。

 

从桐乡到省级医院,看着老许艰难的呼吸,一路上家人都是战战兢兢。省级医院判断病情后紧急做了气管插管+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治疗,呼吸机的加持算是控制住了老许的病情,咳血止住了。可五天过去,老许的呼吸机却没能成功脱离。10月28日团队又为老许做了气管切开术。然而因为插管以后继发的严重感染,再加上十年前肺癌手术右肺叶的切除,一个星期后老许依然无法脱离呼吸机。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如果持续脱机困难,老许面临的情况将更加棘手,感染加剧、严重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等都有可能。时间耗不起,当务之急一定要尽快拿掉呼吸机!这是专家和老许家人的共识。

 

共识的背后,是为了老许寻求更为专注且专业的监护治疗。11月4日,省级医院、老许家人、我院三方达成一致,将老许转到我院ICU,由鲍小强主任团队全力照护。

 

此时的老许极度消瘦,整个人了无生机,而且意志非常消沉。躺在ICU病床上无法自主呼吸和言语的半个月似乎耗尽了他对生活的希望。在新安ICU团队的眼里,“脱离呼吸机”已经不仅仅是个目标,还是激发老许重燃生的希望的开始。

 

新安ICU团队全身心投入

打败“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

 

经过详细的整体评估发现,老许患有“超级细菌”——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研究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几乎可抗所有抗生素。这也是造成老许感染肺炎和脱机困难最大威胁,也是横在团队下一步救治前必须先跨过的艰难之坎。鲍小强主任解释:“近十年来,鲍曼不动杆菌越来越严峻的耐药性已经成为抗感染治疗中面临的严重问题。其固有的和获得性的耐药性,使其对临床大多数抗菌药物不敏感,导致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常常预后不佳。”

 

那么号称监护室噩梦的鲍曼不动杆菌要怎么打败?团队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便是迫在眉睫的抗感染治疗。在鲍小强主任的带领下,团队首创式地启用了多黏菌素B和震动筛孔雾化器,利用雾化抗生素+静脉抗生素联合作用的方式控制感染。

 

组合型的联合疗法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14天内,老许肺部的感染逐步好转,体征良好。这关于老许生命的持续性战斗的第一战,算是打赢了。

 

加强营养,康复介入

22天完全脱离呼吸机

 

最危险的因素渐渐解除,与此同时,逐步加强老许身体的营养,至关重要。因为长时间的严重感染,老许的身体消瘦很快,急切需要回缓。但此时,老许的胃已经“罢工”,胃瘫在前,营养补给效果并不理想。根据老许的情况,团队决定以空肠营养管喂养方式为老许提供肠内营养支持,并为确保老许肠道能够适应以及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每天保证两千大卡摄入。时间证明,这的确很有用,一段时间后老许吸收良好,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至此,随着感染和营养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团队多日来日以继夜的照护和付出有了欣慰的结果,老许的肺功能迎来好转。

 

治疗到这里,当然不会是终点。其实在每一个新安ICU患者的治疗方案上,都会有一块重要内容被提及——早期康复。这点一直被视作新安重症监护治疗的重要特色之一。治疗老许的关键第三步,就是早期康复介入。

 

只是感染和营养问题可以靠外在的抗生素和进食方式治疗、改变,康复则更多需要患者的主动性。老许刚来时,消极、悲观,暴躁,抵触,如果放任下去,这对他的治疗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为了能更准确的捕捉他的意图,鼓励他打起精神、配合治疗,团队想办法为老许装上了语音阀,帮助他能够“开口说话”,表达想法。这一装,装活了老许的意志!他开始愿意和医护人员沟通,清晰地表达他的需求。

 640 (1).jpg

接下来团队逐步安排老许做功能训练。“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可预防和改善重症患者的各种功能障碍,就可大大缩短重症患者的重症治疗时间,这样不仅能为重症患者节约医疗费用,还能改善他们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鲍小强主任说道。

 

康复师为老许制定了循序渐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从被动的床上运动,利用肢体训练、体外膈肌起搏等多种设备,锻炼其运动以及呼吸功能;随之逐步过渡到床边站立和行走,逐渐离床活动,让老许从坐,到康复师辅助站起来,到独立站立,到辅助行走,到独立行走,一天一天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这期间肠道功能的恢复、肺功能得到锻炼、自主呼吸越来越多,老许能够间接脱离呼吸机,两小时、四小时、六小时……随着他的适应,呼吸机最终被拿掉!

 

第21天,老许完全能脱掉呼吸机,独立站立,并在康复师协助下行走;

第22天,老许拔出了气管插管,可以与医护们正常交流,发音清晰,自己进食,生命体征良好;

第25天,为了进一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老许被转入到HDU重症康复病房,在家属24小时的陪伴下完成后面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第28天,老许成为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成立以来,第一位走出去的患者,顺利出院。

 640 (2).jpg


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

让患者从“生存下来”到“重焕生机”蜕变

 

2021年11月26日,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为一般状况稳定但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提供一个兼具高质量临床管理与专业康复治疗介入的早期康复平台。

 

在临床实践中,数据显示,很多重症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可以从重症监护室(ICU)出来,但仍处在重症高度依赖阶段,普通病房难以接收,而患者又迫切需要积极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康复治疗。如何平衡和衔接这两个阶段,就是HDU重症康复病房的使命。“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命保住了,但生活质量往往严重下降。对危重症患者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提升患者预后,已经成为医学界共识。”鲍小强主任坦言。

 

作为介于ICU和普通病房的一座桥梁或缓冲带,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肩负让患者从“生存下来”到“重焕生机”蜕变的重任,主要针对像老许这种经ICU密集治疗后整体病情明显缓解,如长期带人工气道者、单纯氧合指数不佳、脱呼吸机困难、晚期肿瘤需积极维持生命者、基础疾病多需密切监测变化者、需定时翻身吸痰的患者,能够使他们从悲观消极的医治感中解放出来,感觉到尊严和活着的意义。“我们最终的共同目标都希望患者实现回归家庭和社会的愿望。”鲍主任强调。

 

坚持让每一个有需要的患者,以可负担的费用,享受符合国际理念的优质医疗服务,是新安HDU秉持的理念。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老许”从新安重症康复病房获得力量,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