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私人订制”成功修复小伙容貌
作者: 管理员
阅读量:2378
时间:2020-09-17

1600313378345713.jpg

朝气蓬勃、青春正茂的17岁小伙小谢,因一场车祸导致颌面部严重受伤,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口腔科团队借助3D打印技术,在体外还原受伤部位,为他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成功进行了精准手术,为他修复了面容,挽救了他差点“离家出走”的右眼。他有过不幸,但幸运的是,他是不幸中的万幸。

2020年7月26日,小谢遭遇了严重车祸,面部着地被硬物碰伤,右侧脸下眼眶塌陷明显,当场血流满面、疼痛剧烈、张口困难,被120紧急送到新安国际医院急诊科。颅脑CT显示:右上颌窦前壁及侧壁多发骨折、上颌骨颧骨骨折、鼻骨骨折。急诊予以伤口清创缝合、抗感染治疗后,转我院口腔科进一步治疗。

小谢的右侧脸下眼眶和上颌骨颧骨基本是粉碎性骨折,整个眶底骨骼破碎塌陷,眼球也跟着移了位,眶底碎骨已经无法直接复位。必须要重建眶底、再修补移位的面部骨骼。重建眶底,可以用钛网替代骨骼,承托眼球。但难点在于,按照常规的手术方法,谁都无法得知钛网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如果在术中反复调整和修剪钛网,可能尝试无数次也不一定能找到百分百契合他眶底大小的钛网,这对患者的损伤是无法预知的。

“患者还这么年轻,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帮他完善功能、恢复容貌”,口腔科马国主任说,“我们想到了3D打印技术,模拟出复位塑形置入材料的形状尺寸,甚至把碎裂的骨头碎片全部精准找到复位的位置,从而使手术更加精准,不仅缩短了手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减少损伤,使患者在功能和外形上都恢复的比较理想。”最终,马国团队在3D打印技术的协助下,成功为小谢重建了眶底和面部轮廓。一周后,小谢顺利出院。

“你们医生还是雕塑家呀,我还担心自己这下要毁容了!”望着镜子里的脸从惨不忍睹到恢复正常,小伙和家人都十分感谢医生和护士的精心照护。

马主任介绍,3D打印这项新兴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应用多年,尤其是在医学领域有了很大的突破和进步,很多技术都已经在临床中有所应用,3D打印义肢、人造骨骼、面部轮廓等等,这些新型产品的诞生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这次的患者面部创伤出现塌陷畸形,骨折粉碎移位。“我们通过CT扫描计算机数字化成像,再采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1:1头骨模型模拟复位,恢复患者面部受伤前的解剖形态;再根据重建的模型,术前先在模型上弯制、塑形置入材料的形状尺寸,也就是把‘试验’这个步骤在模型上完成,让实际的手术变得更加精准。”马国主任说:“3D打印技术的运用,给颌面外科手术带来了质的发展,让患者更少痛楚,更快治疗,更安全,更好效果。”目前,新安国际医院口腔科已有数百例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成功经验。(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