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之花,安然绽放 |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点亮百度地图这一年……
作者: user
阅读量:3057
时间:2022-05-25


创伤,是我国45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因。

车祸、跌落……与普通疾病相比,创伤往往来得又快又急,生死就在一瞬间。

作为秀洲区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于2018年正式启动创伤中心建设,致力打造一支集院前急救、急诊与院内专科为一体的创伤救治团队,提高区域严重创伤的综合救治能力,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经过三年多的建设,中心于去年5月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大考,点亮百度地图上的“生命之星”,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估并授牌的民营医院创伤中心。

2021年5月22日,浙江新安国际医院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估,正式点亮百度地图“创伤中心“标识,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估并授牌的民营医院。.JPG

2021年5月22日,浙江新安国际医院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估,正式点亮百度地图“创伤中心”标识,成为全国首家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估并授牌的民营医院。


如今,创伤中心已满一周岁。据统计,这一年该中心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3%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把握“黄金1小时”,从创伤发生到实施手术抢救,创下30分钟最快记录,平均数据为48分钟;急诊科、大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创伤抢救团队,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抢人,创下生命奇迹;创新康复前移,挽救生命的同时保证生存质量……心包破裂、颈动脉割裂、高楼坠伤、严重车祸……在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更多的创伤患者正在重获新生。

 

快速——

畅通急救网络,把握“黄金1小时”

“我们节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救命的关键!”

 

一个微凉的清晨,五十四岁的田阿姨开着电瓶车出门工作,一辆疾驰而来的货车将她撞飞十米远,破裂的肝脾不断渗血,滴答滴答的鲜血仿佛是她生命的倒计时。

    120救护车呼啸而至,载着田阿姨向浙江新安国际医院飞奔而去。试想一下:如果等田阿姨到了医院,再评估伤情、通知相关科室会诊、再安排手术,需要多久?也许是1个小时,也许是2个小时,也许更久。这段时间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快”,显然是创伤救治的第一要素。“创伤患者等不起。临床实践表明,若患者能在创伤发生后1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将极大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反之,死亡率将大大升高。因而创伤发生后1小时又被称为‘黄金1小时’。因此,我们要和时间在赛跑!”秀洲区临床急诊医学管理质量控制分中心主任(特聘专家)、嘉兴创伤急救专家张凡表示,建设创伤中心,就是建立一张顺畅的急救网络,一旦有意外伤害发生,能得到及时、规范、高效的救治,让百姓得到安全的生命保障。

    “中心”是一种发展理念,一种医疗体系,一种优化梳理医疗流程后,整合各科室资源,实现统筹配合、同步开展医疗工作的新模式。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和发展,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一体化救护体系不断完善,目前,中心已与嘉兴市120急救中心、高速交警等实现院前紧密联动,院前-急诊-专科救治-重症监护-早期康复等一系列流程在无数次实践中不断优化,无缝衔接,快速高效,做到边抢救、边诊断、边治疗,为创伤患者构建一条快捷、安全、高质量的创伤救治“生命绿色通道”。

    “院前,我们常年派驻7名医生和3名护士在120急救中心轮转,建立了‘医生+护士+司机’的急救模式,同时探索‘警医联动’,公安、交警会将患者伤情和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发送至联动微信群,方便我们第一时间掌握伤情,从而作出有效研判,第一时间呼叫胸外科、骨科、普外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待命。”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肖辉介绍,“当伤者被送到医院后,预挂号模式和急诊绿色通道省去了让患者等待挂号和交费的时间,医院每天都有行政总值班担负着为所有绿色通道患者代签字的职责。”

    可以说,救治时间缩短的每一分每一秒,背后都是全体新安人团结协作的心血结晶。

    正是得益于快速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田阿姨的救治在护送途中就已经展开。120救护车运送途中,田阿姨的伤情、血压等情况已经由急救医生借助创伤救治系统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方式将伤情资料传送至医院急诊科,急诊团队根据伤情评估迅速组织调动医院医疗资源。等到田阿姨抵达医院时,联合救治立刻展开。

从6点30分事发,到6点55分抵达医院,再到7点30分手术急救,创伤中心牢牢把握住了“黄金1小时”。手术时,创伤团队实施快速损伤修复,开展脾脏切除、胰腺损伤修补、肝多处破裂修补及肝创面纱布填塞术,尽一切力量修复止血。与此同时,以“自体血回输”方式,将腹腔积血回收、过滤、离心、洗涤后,回输给患者,维持生命所需的血液运转。终于,在180分钟的“浴血奋战”后,终于将田阿姨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目前,我们已经将创伤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实施手术的时间牢牢控制在了1个小时以内,最快创下过半小时记录。”张凡告诉记者,就在前不久的四月,一名颈部刀伤(深4cm)患者被紧急送来新安急诊,从发现伤情到院前120接诊到院内进手术室抢救,这期间新安创伤救治团队仅用时半小时——急诊团队当即用最快的速度实施救治,一边持续按压止血,一边立即启动创伤中心,开通绿色抢救通道。大外科、手术室、麻醉科、输血科等火速响应,迅速调集到位,手术随即展开。颈动脉是离心脏很近的一根大血管,一旦破裂,严重者可在瞬间致人死亡,抢救治疗难度大,抢救成功率低,生还的几率微乎其微。术中,张凡带领手术团队由浅至深一步步暴露颈内动脉伤口,继而艰难缝合切口,止血引流,修复组织,最终使失血得到根本控制,成功挽救了一个30岁的年轻生命。

  张凡主任表示:“创伤救治,就是在跟‘出血’赛跑。生命面前,医院创伤救治团队的所有成员都随叫随到,秉持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宁可让医生等伤者,也不要让伤者等医生。我们节约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救命的关键。”

  被40多吨建筑重物倾压导致血气胸、肺挫伤、脊柱损伤、肋骨、脊椎、骨盆多处骨折的青年小伙;被车轮两次碾压头部的五岁宝宝;被刀刺穿胸腹部的女子……四年多来,随着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的逐渐成熟和完善,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科学完善的创伤急救体系,越来越多的危重创伤患者在这里挽回了生命。

 

高效——

多学科协作,缔造生命奇迹

“创伤急救能力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

 

一个寻常的上午,急诊的电话突然响个不停,120急救车一辆接一辆疾驰而来,3名刀刺伤患者陆续送来。

60岁的李阿姨失血性休克,左、右额部、右脸颊、颈部、左手小指等多处刀刺伤,左额部的伤口深及眼眶内,视神经受伤严重,气管、食管破裂;26岁的女孩女也已休克,腰背部刀刺伤,胸腹部贯通伤,胸腔大出血并伴有气胸,第12肋骨骨折及腰椎右侧横突骨折;70岁的张师傅头颈部刀刺伤,左侧腮腺、胸锁乳突肌断裂,面神经损伤,右眼外伤……

这一鲜血淋漓的场景,哪怕是有多年急诊经验的医护人员看了都为之震惊。

救治紧锣密鼓地展开。急诊科第一时间为伤者开通绿色通道,查看伤情、影像检查、气管插管,外科、骨科、眼科等专家迅速就位,为李阿姨清创缝合,为女孩修补破裂脏器,为张师傅修复神经和肌肉,最终三人成功获救,转入ICU监护。

这是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创造的奇迹之一。“像这样的群发伤可涉及多个部位和器官并危及生命,救治难度大,除了快,还需多学科紧密协作救治。”张凡介绍,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建立起以急诊科、大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为核心,各大辅助学科如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输血科、康复科等为支撑的创伤救治团队,强大的综合实力是创伤中心守护百姓生命安全的坚强后盾。

今年5月初,一名怀29周的孕妈骑电瓶车与货车倒车时发生相撞。事故发生后,120急救中心及秀洲交警火速到达现场。于此同时,新安创伤救治呼叫系统里就接到了120的信息传送:大孕周孕妇,人昏迷,请做好接诊准备。接着,新安急诊医学科主任肖辉的电话也随之响起:“肖主任,有个孕妇车祸撞击昏迷”,科里“警医联动”微信群里也连续跳出语音和路况监控视频:“孕妇车速快,货车倒车速缓,相撞后孕妇倒地,头脑着地,昏迷不醒,请做好救治准备。”……一时间紧张的氛围笼罩在急诊医学科,科主任肖辉立即组织团队进行抢救准备,启动创伤中心应急预警,召集产科、妇科、超声科、普外科、肝胆胰外科、脑外科、介入科等相应主任医生紧急到位待命,为求第一时间争分夺秒实施抢救。最终母子平安。“去年五月新安创伤中心通过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评审之后,这一年我们的救治流程和救治通道在实践中又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升,这得益于院前120信息和警医联动模式下患者受伤机制的提前告知,我们的创伤救治人员、准备也得以提前一步,继而能为患者救治节约时间,提升救治成功率。”据肖辉主任介绍,“信息提前”、“人员提前”都是为了更早、更快地让患者得到救治,便于调整救治措施和方案,形成“让医生等患者”的模式,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

  由事故导致的外伤基本都离不开外科技术,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外科技术水平对抢救危重症患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大外科涵盖普外、胸外、肝胆胰、胃肠、神经外科、泌尿、肛肠、甲乳科等学科,承担着外科的基础病、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以及抢救工作,尤其对重症胰腺炎,腹部创伤,肝脾破裂,胰十二指肠损伤的抢救及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等及脑外伤手术等有丰富的经验。2021年,被40多吨建筑重物倾压的30多岁青年小伙阿涛严重肝脾破裂、胰腺挫伤、肺挫裂,术中探查目之所及几近“破烂”,随时面临死亡。万幸的是,在最危急时刻新安胸外科、肝胆胰外科等多学科密切配合,手术及时救治,两个半小时手术后保住了他的性命,最终得以康复出院。10月,有人不慎从四楼坠落,造成心包破裂、肝脾破裂,以张凡主任为首的创伤救治团队迅速抢占时间,实施快速损伤修复,切除脾脏、修补左肝挫裂伤,缝合补心,同时积极回收患者腹腔、心包出血,开展患者自体输血,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经过2小时的奋力救治,手术完成,患者血压逐渐回升至100/79,转到ICU进行监护治疗,不久出院。

  骨科也是创伤事故中的骨干救治力量。“一旦有伤患送来,骨科必须第一时间到场。”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中心主任陆金荣表示,骨科是创伤救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患者的“生存链”中起关键作用,承担了全院急、危重骨科病人的救治工作,为重大车祸、高空坠落、工厂机器等事故中造成严重脊柱脊髓损伤、四肢伤、断肢断趾的患者重获新生保驾护航。“十楼坠落女童”事件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过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不仅保住了这个心跳一度骤停的女童生命,还让她避免了截瘫,并依然可以保有正常行走的能力,这背后,骨科的力量功不可没——是骨科团队运用3D技术,把女孩受伤变形的脊柱“打印”出来,最终“精准”手术,成功为小女孩创造了行走的奇迹,那也是全省首次临床跨界使用3D技术。目前新安骨科在肢体严重创伤的急、危、重症救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以脊柱、创伤、关节、手足为主的四大领域毁损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为技术特色。陆金荣表示未来将持续打造一支素质更硬、专业更强的创伤专业救治团队,以“更快、更准、更好”的标准服务患者。

创伤急救是考验一家医院综合救治水平的重要课题,是一家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加快学科建设步伐,除了在骨科、大外科、急诊医学科等取得显著成绩外,在消化内科、肾病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胸外科、肝胆胰外科、神经外科、甲乳外科、肿瘤科、妇产儿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也为医院创伤中心“增砖添瓦”。目前,创伤救治“新安模式”俨然成为全市创伤急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

与救治同步,提升生命质量

“抢救可以让伤者活下来,康复治疗能使他们有尊严地活下去。”

 

打工人孙先生(化名),不幸货车碾伤,颅脑外伤、胸外伤、脊柱损伤……经过创伤中心的及时救治后脱离生命危险。然而,经历如此严重的创伤,他很有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下半生。

“抢救可以让伤者活下来,康复能使他们有尊严地活下去。”浙江新安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鲍小强如是说。

在创伤救治中,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的目标不仅是救命,还要尽全力让患者恢复功能、回归正常生活。为此,医院重症医学科秉持重症康复、早期康复的先进理念,创新开展重症早期康复治疗。

    在孙先生生命体征进一步平稳后,重症医学科团队随即为他开展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启动重症康复组,排除禁忌症,并根据情况为其制定了循序渐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第一步心肺重症康复,第二步运动功能康复。利用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器、体外膈肌起搏、电动起立床等多种设备,锻炼其运动以及呼吸功能。逐步让孙先生从乏力好转➞肌力增加➞自主翻身➞扶坐➞独坐➞电动起立床辅助站立➞床边辅助站立,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脱离呼吸机,最后达到生活自理,从重症医学科走了出去。

    “我以为我这辈子完了,但医护人员坚持给我做康复、踩自行车……直到我能自己坐起来,接着站起来,再接着走起来,到最后走出医院,回到正常生活,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一切。”孙先生说。

“随着重症医学的发展,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患者命保住了,但生活质量往往严重下降。对危重症患者及早进行康复治疗能够提升患者预后,已经成为医学界共识。”鲍小强介绍,去年11月,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正式投入使用,为一般状况稳定但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提供一个兼具高质量临床管理与专业康复治疗介入的早期康复平台。作为介于ICU和普通病房的一座桥梁,新安HDU重症康复病房肩负让患者从“生存下来”到“重焕生机”蜕变的重任。

“在新安重症医学科,我们把康复干预前移,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康复训练,目的是让患者不仅能保命,尽量能正常地回归社会生活,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鲍小强介绍,新安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重点学科之一,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监护工作及各种重大外科手术的术后监护和治疗工作,即通过严密的监测、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使病人尽快脱离生命危险,恢复健康。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临床护士等多学科协同合作模式的康复团队,患者入住后,团队会在24小时内进行康复评估,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利用下肢智能康复训练器、体外膈肌起搏器、电动起立床、超声电刺激复合治疗仪、针灸(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以及高压氧等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协助锻炼患者早期运动及呼吸功能。     

“我们是患者最好的‘陪练’,陪着他们从绝望、失望,慢慢看到希望。”鲍小强表示,希望通过康复的力量,帮助这些严重创伤患者恢复肢体的健康,让他们生活得更有质量、更有尊严。据悉,为了让患者活下来,并活得更好,即日起在周一、周三、周五全天,周日上午,新安专设嘉兴首个“重症医学科门诊”,为各类脱机困难、昏迷等危重症随诊病人、ICU后综合征患者提供以重症治疗、早期康复、心理精神诊治等个性化、专业级医疗方案,主动搭建起与患者间的健康桥梁。

“急救更快更高效,生命才更有保障。”张凡表示,今后,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创伤中心将不断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强化多学科协作,规范和优化急救流程,提升创伤救治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规范、快速、高效的创伤医疗救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