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久破不愈,不曾想一个乳房长了四个癌块! 39岁的她崩溃了,保乳还是全切?
作者: user
阅读量:9401
时间:2022-05-12

39岁的徐女士面容姣好,身材匀称,整个人的形象气质非常出众。但一个月前她的自信被一纸诊断“摧毁”了。

 

两个月前的一天,徐女士察觉到她的左侧乳房有些异常,仔细一看是乳头的位置有些“破皮”,有些微微痒。一开始以为是小事,想着估计能自愈也就没放在心上。但几天过后破皮的地方还是在破皮,穿上胸衣后更是不舒服,就去药店买了药膏涂抹,伤口有时好一些,但过一两天就又破了,反反复复始终长不好。这实在让徐女士困扰。

 

一个月乳头久破不愈,这显然不合常理。忐忑不安的徐女士找到了我院甲乳外科主任沈加君。职业敏感很快让沈主任从徐女士的自诉里觉察到问题,“可能有病变”,心下高度警觉。仔细查体发现徐女士左侧乳房上方乳晕处有一个约莫大豆大小的肿块,只是潜伏很深不易发现。进一步彩超证实,徐女士患有双侧乳腺腺病伴结节,而左乳有一个结节大小24mmX11mmX22mm显示4b类,或为乳腺癌。乳腺磁共振也进一步表明左乳内结节有恶性征象,考虑乳腺癌。

 

这一纸诊断让徐女士有些发懵。一个小小的破溃居然是因为癌引起!她的乳房是在什么时候悄悄生了这么严重的病?接下来她该怎么做?需要开刀吗?要把乳房都切掉吗?她无法想象39岁的自己就要失去乳房……千头万绪,一时间涌上心头。

 

作为一名专业的甲乳外科医生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沈加君非常能共情这样的心理崩溃。看到徐女士如此焦虑,她一边安慰,一边提出建设性意见——尽早手术。

 

手术毕竟是大事,在哪里做、怎么做自己都要做好选择和准备。几天过后,面对现实的徐女士收拾好心情,在“是去上海还是在本地手术”的问题上和家人权衡利弊商量后,选择了后者,并出于对沈主任口碑的信任,最终选择由沈主任主刀手术。

 

“我非常感动他们对我的信任,因为这份信任,我更要想尽办法找到一个对她最有利、伤害性最小的手术方案。”沈加君如此表示。

 

传统的根治手术,在治疗乳腺癌的同时都是以切除乳房为沉重代价,术后在女性胸部留下长长的疤痕,使不少女性患者感觉丧失了做女人的自信和尊严。考虑到徐女士才39岁,正值美好年华,而且徐女士一家的保乳意愿非常强烈,沈主任决定为徐女士寻找保乳的可能。“保乳是有一定难度的,一般手术治疗肯定是全切,但患者的术后心理健康我觉得很重要,既然患者有意愿保乳,并且具备保乳条件,我就想尽一切办法保。”

 微信图片_20220516082234.png

但术中的景象还是令在场的医生感到震惊。徐女士左乳同一象限内竟然暗藏着4个癌症肿块!包括左乳“乳晕处”、“内上方”、“胸骨缘”、“内下方”4处,病理快速冰冻均提示为“乳腺导管内癌”。手术团队仔细、逐步分离皮肤、皮下脂肪、进行淋巴清扫。根据术前方案,在保证安全、没有残留病灶的情况下,继续行保乳手术,缝合剩余正常腺体,结合整形外科的手术技巧重塑乳房形态,近三小时后紧张的保乳手术圆满结束。

 

术后双侧乳房大小、形态几乎一样,徐女士非常满意,“真的很感谢沈医生,术后我家人告诉我乳房里长了4个癌症肿块,我真的吓死了,还好现在切除了病灶,也没有失去我的乳房,留住了我的美丽,太感谢了。”

 

近年来,随着肿瘤精准治疗技术的进步,“能保尽保”的保乳手术理念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主流趋势。失去乳房对于女性来说无疑会带来痛苦,而保乳术能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了大部分乳房组织,并结合整形外科的手术技巧,基本保持乳房外形,后期再配合放疗、化疗达到癌症“治愈”的目的,对术后治疗康复期间重建信心也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技术的进步不是纵容不良生活习惯的借口。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约42万人,增速快且相对年轻化。肥胖、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都是危险因素。沈加君提醒,乳腺癌较容易早期发现,乳房皮肤局部凹陷或橘皮样改变需警惕,出现肿块等也可能是危险信号。建议定期体检,如有家族病史更需加强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