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一查竟然是胰腺癌,还好是早期!
作者: user
阅读量:5850
时间:2021-09-22

一个月前李大爷因为腹痛而来到医院就诊,CT检查显示他的整个胰管有明显的扩张,已经有一公分之大,足足比正常人(2毫米)大了五倍之多,同时隐约可见胰管壁内结节。而据李大爷自诉一年前他就因为肺部手术而查出过胰管扩张,只是当时还没有明显的结节或肿块因而也没有采取任何主动措施。

 

只是没想到,仅仅一年,胰管扩张又进一步发展,并且已经可见壁内结节,这说明病情正在迅速发酵。这样的情况让临床经验丰富的肝胆胰外科主任周俊心生警觉,考虑是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且已经潜伏在身体里很久了,加之腹痛频发,根据以往的临床病例,这需要尽早手术治疗,以免随着病程增长而发生癌变。

 

而在进一步超声内镜的检查里,诊断结果也显示李大爷患有主胰管型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这同周主任的怀疑结果一致。

 

主胰管型的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PMN)有潜在的恶变风险,加上全胰管的明显扩张,如果恶变,病变的时间将非常迅速。如果不做手术,一旦发生恶变,以后会更难处理。但全胰管型胰腺肿瘤的手术必须把整个胰腺全部拿掉,从根治性的切除才能最大程度的防止癌变。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李大爷已经73岁,本身基础疾病众多,慢阻肺、肝硬化、胰腺炎反复发作多次,2020年刚做完肺癌手术……面对这样一个身体健康基础薄弱的高龄患者,周主任说“手术方案及术后预案都必须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周主任召集肝胆胰外科、呼吸外科、护理部、ICU、康复等科室展开多学科MDT会诊,团队一起对李大爷的病情、手术指征、禁忌症、术中出血、术中吻合等重要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评估手术风险,制定详尽手术方案和手术并发症处理预案,最后决定为其施行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微信图片_20210920090443_副本1.jpg


几天后,在家属的同意下,手术由周主任亲自主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大而复杂的手术之一,因其要同时切除患者的全部十二指肠,部分胃,脾、胆囊,胰头,并需做胆肠、胃肠多个吻合,手术难度大,因而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经过6个小时的紧张奋战,克服了多发炎症造成的胰腺周围组织的致命黏连,手术终于顺利完成,成功切除胰十二指肠,重建消化道,完成胆肠、胃空肠吻合。术后李大爷的病理诊断是已经癌变,为胰腺导管腺癌。

 

此后的术后康复,周主任再次启动多学科MDT,积极管理、加速患者的康复。目前李大爷已于近期在医护团队的细心照料下顺利出院。

 

周主任表示,胰腺癌之所以成为万癌之王,主要的原因是早期难以发现,而且,容易误诊。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增胰腺癌诊断约46万,其中80%以上,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救治难度很大,而且,胰腺癌具有进展快、侵袭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周主任提醒,中年人如果突然之间血糖改变、没有原因的消瘦,就要及时体检检查胰腺健康,要多考虑或是胰腺出了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