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今年80多岁,早已儿孙满堂,而且子女都事业有成,本可安度晚年,不幸30多年前得了一种怪病,吃的稍微快点或者干一点就会出现胸骨后梗咽不适,开始吴老以为自己饮食不注意,也没太在意,心想以后吃慢点、细嚼慢咽总可以了吧。可事情并没有吴老想象的那样简单,尽管饮食再三注意,病情却丝毫没有缓解,反而在慢慢加重,有时还会呕吐、吃啥吐啥,人也日渐消瘦。特别是近半年来病情急剧恶化,尽管肚子一直很饿,可就是咽不下去,进食两三口稀饭就会呕吐不止。吴老怕影响子女的工作,没有吱声,可一米七的个头只有七十多斤重怎么可能瞒得住子女的眼睛。无奈吴老在子女的陪伴下来到了当地医院,诊断倒还顺利,医生给吴老做了个钡餐造影,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明确了,可医生告诉吴老子女,“吴老得的虽然是良性疾病,但已经很重,药物已经不能缓解;吴老今年80多岁,营养又差,手术也吃不消,建议长期流质饮食”。
“辛苦了一辈子,晚年却不能吃上一口可口的饭菜”,子女看在眼里,疼在心理。在朋友的介绍下,家人带着吴老来到了新安国际医院消化科,找到了内镜室周明生主任,周主任接诊后,详细询问了吴老的病史,做了体格检查,给吴老安排了胸部增强CT,并亲自为吴老做了胃镜检查,后诊断明确——贲门失弛缓症。可老人年事已高,营养又差,传统的开胸或开腹手术时间长、风险大,近些年开展的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手术)倒是适合,可老人能否耐受、麻醉的风险又有多大?带着一系列问题,周主任迅速组织医院专家团队讨论,并联系了原上海长海医院刘枫教授会诊,后决定先为老人实施静脉营养,择期为老吴行经口内镜下食管肌切开(POEM)手术。手术非常顺利,仅用了30多分钟。术后吴老没有任何疼痛不适,全身除了一根静脉输液管之外没有一处异常。
吴老回到病房后句就问子女,“我手术到底做了没有?”逗得大家都忍不住笑了。术后不到48小时,吴老恢复了饮食,再也没有吞咽困难、呕吐的症状,体重也明显增加了,吴老及家人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那么,什么是贲门失弛缓症呢?
周明生主任介绍,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胃食管结合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导致食物无法顺利通过贲门而滞留在食管中,食管扩张。通俗来讲,“它就像是一扇弹簧门,因为弹簧故障,导致门无法正常打开或关闭”。临床表现为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贲门失弛缓症如何治疗呢?
周明生主任指出,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包括内科药物治疗、外科开胸或开腹手术治疗和经口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等。近年来,随着微创观念的深入,新的医疗技术及设备不断涌现,EMR、ESD手术的成熟开展,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周明生说,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患者来说类似于做了一次无痛苦胃镜检查,它是通过内镜在食管下段建立粘膜下隧道,内镜进入隧道内,将食管下段及贲门部环形固有肌层切开,然后将隧道入口封闭,从而保留食管粘膜层的完整性,可大限度地恢复食管的生理功能并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即可恢复饮食,患者术后吞咽困难得到缓解,且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由于POEM手术创伤小,恢复特别快,疗效可靠,是目前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佳选择。(文/张佳伟)
本文指导:周明生 内镜室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