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用记录留下回忆(静兰)
作者: 管理员
阅读量:2079
时间:2020-02-14

者按:疫情发生以来,我院全体医护人员面对疫情,团结一致,不惧危险,勇挑重担,随时待命,有召必应,表现出强大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收到嘉兴市卫健委需增派医务人员支援的通知,我院迅速组建后备小组,第一时间派出了陆小锋、羊婧兰、邵华琴、富尹玲、施玲、黄玲玲六位精英护士出征长水卫生院。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不知归期。姑娘们没有胆怯、没有退缩,勇往直前的奔赴她们的抗“疫”一线。今天,让我们近距离走进她们、了解她们、感受她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


1582700698914685.jpg


2020年的新春是在新冠肆虐的阴霾下开始的,休息在家的我不禁回想起03年的非典,那一年的我刚踏出校门,在那个还在使用玻璃针筒,一次性材料刚时新不久的时候,我通过学校报名做了志愿者,戴上两个十六层的纱布口罩,穿上白色隔离衣,坐在了火车站设定的“出口”——体温监测点,开启了“抗非典”工作……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来了,想着,经过17年临床工作的自己,比那个时候“饱满”多了,如果可以,真希望可以再出一份力。

 

2月1日/

护士长通知我成为组织抽调的后备人员,那一刻感觉自己瞬间膨胀了。虽然是后备,我也一股脑儿的开始打包自己的行李,生怕临时通知出发的时候会忙中遗漏什么,还被爱人取笑,同为医务人员的他还是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这一等就是5天,期间医院领导安排我们进行了“新冠”相关知识及院感知识的培训。

 

2月6日/

正蹲在大润发超市里挑选一次性毛巾的我接到通知,赶紧去嘉一进行岗前培训工作,那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了自助收银区,结算后到医院集合。在培训点,这里的老师非常认真严谨的指导我们如何穿脱防护服隔离衣,从正确佩戴N95口罩开始,一步都不得马虎,这关系自己,伙伴及隔离点患者的安全。


1582700772917653.jpg

2月7日/

一早,我们一行六人来到医院集合,被统一送到了长水卫生院,新安出去的“孩子”总比别人幸福,同一天报到的兄弟医院看到我们齐刷刷的从新安的班车上下来,手提着生活必需品和行李箱,领导的关爱凸显无疑,那是羡慕的眼神。因为通知及时,落实到位,我们的准备相对比较充分。装备防护好后的我们来到了未来即将工作的三病区,陆小锋老师作为我们六人的组长,与病区护士长进行了人员介绍。姜护士长向我们一一介绍了病区环境,各班老师介绍工作职责,从熟悉环境开始到观摩其他科室操作流程,一切井然有序。下班回到酒店洗漱完后给家人报了平安,开始整理一天的工作细点,熟悉各班职责。未来我们将在这里安家,不给串门,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当晚,我们病区被通知第二天在酒店休整。


1582700895478987.jpg


2月9日/   

今天我们还是需要在酒店休整,实际上这两天,我们六个人都没有放松休息,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习手机里病区护士长上传的各种学习文件,模拟练习防护服的穿脱,都说医护是“戏精”,一样样的操作都是在反反复复的模拟中练熟理顺的。晚上群里上传了第二天的排班情况,我们被分别插入到其他病区工作,这是何等的兴奋,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有点激动的自己失眠了大半夜。


1582700984852935.jpg



2月10日/ 

2月10日坐上班车来到了四病区,今天我的班是主班,负责物资清点,医嘱处理,出入院手续,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三餐预定,工作区域及缓冲区域的消毒工作,因为系统不一样,我得把每一步都记下来,我们几个商量好下班要交流各班工作细则,以便可以更快适应这里的工作节奏。中午,施玲老师穿上厚重的防护隔离服,下病房进行出院病房终末消毒,黄玲玲老师在一旁协助,两位老师相互配合监督,消毒必须要细致完善,才能保证后面患者的安全及医护人员的安全。五个房间下来两个半小时的时间,脱下防护服的施玲老师内层的工作服全湿透了,脸也闷的通红,嘴上还一直喊着“还好还好,没事没事。”下午因为节省物资的原因,我们被护士长召回到自己病区,回来不能闲着,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模拟练习,如何接收引导新病人入病区,入院宣教,指导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如何正确的传递热水壶,发放口服药;如何进行出院宣教;我也用上了上午新学的医嘱处理流程为大家进行梳理,从反复的模拟中我们也发现了不足,找到了改进的方法。嘉兴一院的领导也来到病区进行工作辅导,问卷调查,对我们进行慰问,一再强调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文:骨科7B病区 羊婧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