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一天三顿饭,为啥你的血糖控不好?
作者: user
阅读量:3134
时间:2022-02-28

饮食管理”是糖尿病管理“5驾马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很多糖友抱怨——同样是吃,为什么隔壁老李血糖控制的总比我好?

殊不知,很多糖友不经意间落入了误区,导致血糖控制越来越差。今天,我们盘点一下关于“吃”的几大常见误区,并分享9个小妙招,助糖友们健康科学地吃.

                  关于“吃”的5大误区

1.“主食”吃得越少,血糖控制越好?

 

NO!主食主要为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获取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如果您为了控制血糖,长期选择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方式,会导致机体能量摄取不足。

长期以来,不仅会引起体内蛋白质的过多分解,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还可能导致脂肪在体内分解代谢,引起酮症。

 

2.不吃细粮,只吃粗粮?

 

NO!粗杂粮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食物消化吸收,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高峰,还可以增加饱腹感,对糖友而言,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粗杂粮不容易消化,对于老年人、儿童来说,摄入过多反而可能会造成上腹不适、腹胀等。另外,粗杂粮中含有植酸,摄入过多,会影响胃肠道对于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最后,无论是粗粮还是细粮,若不控制量,同样会造成血糖飙升。

3. 所有“甜东西”都不可以吃,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NO! 虽然大多数无糖食品是使用甜味剂来赋予甜味的,但究其本质“无糖食品”只是不含蔗糖而已,部分产品会仍然会添加果糖等。因此,无糖食品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血糖飙升.

 

4. 用了降糖药,不需控制饮食?

 

NO!降糖药有控糖作用,但并不是吃了降糖药就无需再控制饮食。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二者应相辅相成。

 

5.饮食无规律,想吃就吃?

 

NO!人体内存在着一个一刻不停的“钟表”——生物钟。

它几乎存在于身体的每个细胞中,协调日常行为(例如睡眠/醒来、进食/休息等)和生理机能(例如激素释放、心脏功能等等)。同时这一调节机制也接受来自环境的信号,例如光照、食物等,以协调我们的内部与外部环境。

 

所以,当饮食长期不规律时,糖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糖友们的直接表现就是血糖总是波动很大。

1.了解常吃食物的GI和GL

GI即血糖生成指数,指的是食入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2小时体内的血糖反应,与食入相当量的葡萄糖后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GI越低,升糖速度越慢,GI越高,升糖速度越快。将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和含量结合起来,就是GL(血糖负荷)了。

 

比如西瓜,属于高GI低GL食物,所以少量进食西瓜不会升高血糖,但是吃一斤以上,血糖就会受到明显影响。

2.选择小餐具

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菜,盛放在大盘子里会显得比较少,在小盘子里会显得比较多。如果用大盘子盛菜,吃饭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吃的还太少,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吃多了,所以吃饭尽量选择小盘子。

3. 注意进食顺序: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注重用餐顺序,蔬菜优先,再吃肉蛋,主食最后。这种方法有利于血糖稳定,并且简单、易行,适合长期坚持。

4. 餐前30分钟,先少吃点东西

 

正餐之前,先吃一些不会快速升高血糖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豆类、奶制品,粗粮、杂豆类,蔬菜水果类等垫垫肚子,提前给我们的消化系统“提个醒”,这样在进食正餐以后,血糖升高的速度也会相对平稳。 

 

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和普通人一样,讲究膳食均衡。除了甜食不能过量,其他的五谷杂粮、肉、蛋、鱼类等都可以食用,否则容易引起营养不良。

6.水果可以吃,但要适量

水果里的果糖代谢不依赖胰岛素,加上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所以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

不过,由于水果也会升高血糖,所以糖友吃水果需要牢记以下几个原则:

➤吃水果要注意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没有较大的血糖波动的情况下可以吃水果。

 

➤吃水果应该在两餐之间或者睡前1小时,不建议在餐前或者餐后吃水果,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导致血糖升高。

 

➤根据水果对血糖的影响,摄入200克水果需要减少25克主食,以保证每日摄入食物的总能量不变。

 

 

7.少荤多素

高脂肪膳食不仅会增加体重而且会降低体内胰岛素敏感性,升高血糖,还会诱发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荤和油炸食品,尤其是油炸、煎、炒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脂肪含量比较高。

 

建议:可以多吃素食,如蔬菜类、菌类、豆制品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热量低、营养丰富的食物。

 

 

8.食物宜粗不宜精

精细面粉制作的食物升血糖快,不建议糖友食用。

 

建议在主食定量范围内多食用粗粮、豆类、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这些蔬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和无机盐,又含有较多的粗纤维,能够有效防止血糖吸收过快,还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及便秘。

 

9.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有研究显示,减慢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有助于血糖稳定,因此建议糖友们都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