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风,从现在做起
作者: user
阅读量:73
时间:2024-12-24

中风,又称脑卒中,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出现脑卒中,平均每6秒钟就有1人因脑卒中而致残。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之所以如此,与年轻人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下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重视脑卒中,做到病前有效预防、病中及时处理、病后积极康复。

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也称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两种。 

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左右,如果将人的大脑比作田地,脑血管相当于田地里的灌溉沟渠,当沟渠堵了,就有相应的田地干旱,秧苗缺水死亡,脑血管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缺血性卒中,即脑梗死。脑梗死发生后,每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因此,只有早期快速打通闭塞的脑血管,在脑组织坏死之前,及时恢复血液供给才有可能避免缺血性脑组织的坏死,从而减少患者致残率或死亡率。而发病4.5-6小时内是开通阻塞脑血管的最佳时间,越早治疗,挽救的脑组织就越多,效果就越好。

二、脑卒中的危害有哪些?

脑卒中具有6个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多并发症,脑梗死发病的基本症状有以下几种: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三、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窗很狭窄,只有4.5-6个小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脑梗死超早期的最佳治疗方式为静脉溶栓治疗及介入取栓治疗。

1.静脉溶栓治疗 

根据专业指南建议,一般起病4.5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经过严格评估,可运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输入人体以达到溶解血栓、开通血管的目的。

2.介入取栓治疗 

介入治疗包括动脉取栓、动脉溶栓等,可与静脉溶栓治疗联用。

介入取栓治疗是经脑血管造影检查后,明确阻塞血管位置及颅内血管条件,置入血栓捕获器将血栓拉出的过程。

最后,教大家一个快速有效识别脑卒中的方法——FAST准则。

F(Face,脸):患者是否能够微笑?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者麻木?

A(Arm,手臂):患者能顺利举起双手吗?是否感觉一只手没有力气或根本无法抬起?

S(Speech,说话):患者能流利对答吗?是否说话困难或言语含糊不清?

T(Time,时间):如果上述三项有任一项存在,就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